My first time to know Mendel is in junior high school.
*******
無趣、無用、無聊的個人網誌PO文又來了。
因為是學術研究;所以西斯不足、笑點不夠
用詞粗鄙之處,還請鄉民海涵
如果文章有讓人感到不舒服的地方;我一樣在此先說聲抱歉。
今天談到孟德爾這個主題,是因為聖誕趴出題目
要你用英文描述一個主題,然後讓隊友猜
我分到這一題時,我的說明是
「A biologist in junior high school textbook」
結果學長很厲害,馬上猜到我在講孟德爾
事實上,我一開始說的是Artist, composer
我當時情急,看成了孟德爾頌
這個寫出搖籃曲的作曲家
關於孟德爾,我印象最鮮明的就是國中一年級生物
講到遺傳學的地方,拿了奧國神父孟德爾的所作所為說明
你也許有看過這張圖片

這張圖片中,主角在幹嘛呢?
你一定記得,他是靠培植碗豆的經驗
推導出遺傳的理論
因為高莖跟矮莖的區別,推導出顯性跟隱性的關係
講的更精確一些,就是一對染色體中
可能包含X的顯性基因,還有x的隱性基因
交配之後,如果重組的染色體遇到有X的情況
就會產生顯性特徵,假設高莖碗豆是顯性
可能的染色體組合就是XX, Xx或者xX
矮莖的碗豆為xx
下面取自ubc.ca的圖片清楚說明了這個現象

孟德爾提出這個理論後並沒有立刻得到眾人認可
最早在1865年發表,但是等到1900年才被驗證
這些關於基因的假設,被稱為孟德爾定律
孟德爾也被確立是現代遺傳學之父
孟德爾的實驗方法讓我很感興趣,今天跟學長請教確認
(學長個人的看法:孟德爾的運氣其實不錯)
主要疑問是孟德爾要怎麼取得純種高莖或低莖的碗豆
確保實驗的結果正確無誤?
答案是挑選現有的高莖碗豆交配
之後從生長的下一代再篩選,然後同樣方法再培育下一代
最後就可以取得純種的高莖碗豆了,矮莖的方法相同
把確定高莖跟矮莖的豌豆交配後,生長結果經過統計
可以發現高莖跟矮莖比例約4:1
所以上圖那張表格有明確的統計依據
關於遺傳,國中課本另外舉的例子就是莫根的果蠅實驗
觀察果蠅的眼睛,判斷隱性與顯性的結果
你還記得嗎? (下圖取自ubc.ca)

*******

在據今約150年前,孟德爾就已經有遺傳學的概念
實在令人很佩服,原來神職人員也可以這麼厲害
事實上他老兄很猛,具備不少背景知識(物理、化學、數學、動物學、植物學)
在學校擔任教師
不過或許是19世紀,宗教是科學的中心、教會就是學校
神職人員扮演教育工作者
所以讓孟德爾有研究成果吧!
好啦!個人隨性分享的冷知識就到這為止
如有錯誤就請補充說明
感謝大師兄技術指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