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 can be delicious too.
Report the book from my view.
*******
走遍世界各地,一路上相遇的外國人知道我來自臺灣。
不少人的反應都是「台灣的食物聽說很好吃」。
這可不是聽說,應該是不爭的事實!
如果你在台灣成長,大概很難接受其他地方的粗造濫製。
台灣這塊土地,吸收了中國各省移民的菜色。
加上自己原本就有的風格跟民風,創造出不少經典台菜。
常常在吃的料理,有時候想要考據背後的故事。
要身體力行是有些困難,長輩的回應不意外:
「你就吃就好,問題這麼多幹嘛!」
或者常常在吃,自以為很會吃、識貨。
但是充其量只是吃「觀光客在吃的東西」而已。
最近一本新書登場了:臺味:從番薯糜到紅蟳米糕
書名兩個關鍵字就讓我有了胃口。
番薯糜,就是地瓜稀飯,再平民、簡單不過的食物。
紅蟳米糕,普遍出現在辦桌的食物,可以很高級也可以很平民。
對不起,書中偷婊了薛香川與父親吃番薯糜的事。
臺視料理都可以非常精緻、高級才對,哪怕只是番薯糜。
有別於一般介紹美食的書,我覺得作者蠻用心的。
書裡面介紹的菜色,偶會結合新聞時事。
顯示這台菜可不是普通一道,上得了檯面、上得了新聞。
我喜歡作者結合歷史典故(如五柳居),怎麼發展起來的故事。
知名的台菜餐廳都有他的必點菜色,為什麼會變成必點?
從作者對創辦人與餐廳的發展介紹都看得到。
常聽到酒家菜吧? 酒家菜為何酒家?現在你不用上酒家就能知道。
書中有一段提及當年美軍在台度假,北投溫泉上了Time的風波。
這我在管仁健的部落格也看到過,覺得非常有意思。
不要破太多的梗,留給你自己買書感受。
再介紹一下「切仔麵、擔仔麵」就好
沒有看過這本書之前,我真的不知道北切仔、南擔仔的分別。
一個可以用量讓你吃到飽、一個走精緻路線。
(所以擔仔麵才能成為國宴的一道?)
從用蝦子製作的湯頭開始,到撈麵的竹杓都是細節。
魔鬼就藏在細節裡,好不好吃也都看有沒有走偷吃步。
說完了麵的故事,作者帶你走訪三重的切仔麵街。
告訴你哪一家是當地人特愛,觀光客又是從哪家看門道?
這個就留給你自己買書找答案了。
除了這些,書到最後有簡單的歷史解說加上大廚示範。
在家裡也可以掌握訣竅,輕鬆做出好菜。
既然臺味,怎麼可以沒有臺語?
書的每一頁都有關於吃的俚語,真有教育意義。
你可以說我大驚小怪,見識淺薄。
但我肯定從這本書知道了很多我不知道的事。
精采的故事之餘,照片也讓我真的餓了!
誠心的推薦大家買一本來品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